手工製作味噌|只要3個材料+10個步驟就能完成!

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 2023-08-29

從室町時代開始,味噌就是日本家家戶戶會釀造的發酵食品,即便現代超市味噌種類多元、購買便利,還是有許多人會在家製作味噌。(我が家の味噌)

手工製作味噌比想像中簡單,材料在台灣也通通買得到,一起來試著做做看自家釀造的手工味噌吧!

不想動手做?這 10 款市售常見的味噌推薦給你!

手工製作味噌所需器具

製作味噌使用到的所有器具,一定要非常乾淨,建議使用前用熱水煮過消毒,避免味噌受到汙染。

以下是製作味噌時所需的器具:

  • 秤子*1:秤量材料用
  • 量匙*1:秤量材料用
  • 調理碗(中)*4:盛裝材料用、挑選洗淨大豆用
  • 鍋子/壓力鍋*1擇一:煮熟大豆用
  • 量杯*1:盛裝大豆煮汁用
  • 食物調理機*1:壓碎大豆用(可有可無)
  • 勺子*2:混合材料、壓碎大豆用
  • 調理碗(大)*2:混合材料、壓碎大豆用
  • 重物*數個:發酵味噌用(石頭、裝袋的鹽或糖等)
  • 食用酒精*1:避免黴菌產生用
  • 湯匙*數支:刮除味噌表面味噌用
  • 容器*1+數個:盛裝發酵中的味噌與完成品用(琺瑯、陶瓷等含蓋容器)

手工製作味噌所需材料

Photo by photo AC

本篇將以成品總重量約 4kg ,鹽份占比 12.5% 的米味噌來舉例,所需的材料米麴、大豆與鹽的比例是 1:1:0.5:

  • 米麴:1000g
  • 大豆:1000g
  • 鹽:500g

自家製作味噌的鹹度與風味可以完全依個人喜好調整,如果不知道怎麼計算比例的話,可以參考這兩個網站:

點圖可放大

網站中的「(1)材料重量から出来上がり量をかんたん計算」欄位底下,可以從材料重量,計算出成品總重量與鹽份占比。

點圖可放大

或是反過來從「想製作出的成品重量,反推所需原料」。

點圖可放大

以及「從鹽分濃度推算所需鹽的克數」。

手工製作味噌詳細流程

Photo by ac-illust

自家製作味噌的流程與食品廠差不多,分別是:「製麴」、「大豆處理」、「混合」、「發酵」與「包裝」五個流程。

延伸閱讀:味噌全解析之味噌的製作方式

製作味噌的完整流程如下,接著會根據每個步驟詳細說明,記得一定要看完避免功虧一簣:

  1. 前一晚挑揀、洗淨大豆後泡水
  2. 將大豆煮熟,熟透後將大豆與煮汁分開
  3. 趁熱把大豆壓碎,放涼
  4. 將米麴、大豆泥和鹽攪拌均勻,揉成球狀
  5. 平舖在容器裡,盡可能將空氣擠出
  6. 表面鋪上薄鹽後,鋪保鮮膜、放上重物、蓋上蓋子,放置陰涼處發酵
  7. 每週/每月檢查一次味噌狀況
  8. 放一段時間後取出換到新容器內,再放置到發酵完成(可省)
  9. 發酵完成後試吃風味
  10. 風味沒問題後,換到新的容器,放到冰箱冷凍保存

前置作業

1. 前一晚挑揀、洗淨大豆後泡水

Photo by photo AC

大豆是味噌的主要原料,挑揀大豆時,將破損、脫殼和品質不佳的大豆挑出來,避免影響最後成品。

洗淨後,加入大豆重量 3 倍以上的水(以本篇來說就是加入 3000ml 的水),並泡 10-15 個小時。

製麴

米味噌所需的麴菌是米麴,可以自己養麴或是購買市售的味噌麴,這篇文章以市售的味噌麴來說明。

大豆處理

2. 將大豆煮熟,熟透後將大豆與煮汁分開

Photo by photo AC

確認大豆有泡到鼓鼓的並將浮起來的豆殼挑除後,將大豆放入壓力鍋煮熟。也可以用一般鍋子煮,只是會花比較多時間。

要特別留意的是,當排氣孔因蒸氣跳動時,記得關小火避免起泡。過程中也要記得將雜質與豆殼挑除。

注意不被燙傷的情況下,確認大豆煮到可以用「小指和大拇指捏碎」的程度後,將大豆與煮汁分開。

如果大豆捏下去是分成兩瓣的話,表示還不夠熟,要再繼續煮。

3. 趁熱把大豆壓碎,放涼

Photo by photo AC

接著用食物調理機將大豆搗成泥,沒有工具的話裝到塑膠袋封好,用擀麵棍或是腳踩也可以。

記得一定要好好壓碎、壓成泥,否則會有顆粒的口感。

麴菌怕熱,因此務必放涼到用手拿也不覺得燙的程度(約30℃ 以下),再進行下一步。

混合

4. 將米麴、大豆泥和鹽攪拌均勻,揉成球狀

Photo by photo AC

接著將米麴、大豆泥和鹽攪拌均勻,過程中覺得太乾可以加煮汁調和,濕潤程度在揉成球狀後,可以輕鬆剝成兩半最為剛好。

揉成球狀時要像在拍漢堡排一樣,盡可能將裏頭的空氣拍出來。

5. 平舖在容器裡,盡可能將空氣擠出

Photo by photo AC

混合材料都揉成球狀後,確認容器乾燥、乾淨且消毒完畢後,再把球狀材料「用力地丟進容器裡」,請用力地丟進去,壓緊壓實,把空氣擠出來。

然後將其鋪平,同樣注意不要留有縫隙。盛裝至容器的八到九分滿即可。

此時的材料質地應該與完成品的味噌一樣絲滑、柔順。

發酵

6. 表面鋪上薄鹽後,鋪保鮮膜、放上重物、蓋上蓋子,放置陰涼處發酵

Photo by photo AC

接著在「味噌表面」和「味噌與容器之間」,鋪上一層薄鹽防腐後,再鋪上一層保鮮膜,記得務必緊緊貼合表面,防止空氣跑進去。

再來將重物放在保鮮膜上面,重物可以是乾淨的石頭、鍋蓋,或是把鹽或糖裝袋充當也可以,目的也是為了盡可能將空氣擠出來。

最後,蓋上蓋子,放置在陽光不會直射的陰涼處,就正式開始發酵了。

7. 每週/月檢查一次味噌狀況

Photo by photo AC

由於可能會發霉,所以要定期開蓋檢查,第一次做不放心的話,可以每週檢查一次。

打開檢查時記得不要整個掀開,避免空氣跑進去。

如果表面長了黴菌或白色斑點(產膜酵母)的話,務必記得用乾淨的湯匙將其刮除後,噴食用酒精消毒。

此外,味噌發酵時會產生氣體,導致體積膨脹、產生縫隙,因此也不要忘記要將味噌壓緊壓實。

8. 放一段時間後取出換到新容器內,再放置到發酵完成(可省)

這個步驟嫌麻煩的話可以省略,但做了會讓風味更均衡。

更換容器的時機點,依照發酵期間長短不定,如果預計發酵一年的話,建議在六個月時執行這個步驟。

主要是為了讓表面和底部的味噌交換,讓汁液、風味流動更均勻,不然通常表面的味噌比起底下的味噌會乾燥許多。

更換完容器時,同樣記得要壓緊壓實、平鋪擠出空氣後抹上薄鹽,避免生菌。

9. 發酵完成後試吃風味

Photo by photo AC

等到味噌表面明顯滲出汁液,氣味傳出明顯豆香後,就表示發酵完成了。

此時從表面向下挖約 5-10 公分的小洞試吃,才能吃到味噌最完整的風味。

如果喜歡此刻的風味的話,就可以執行下一步驟;如果覺得還不夠味的話,就再重新封好、繼續發酵。

味噌發酵受到溫度與時間影響,大部分的情況下,夏季約 2-3 個月,冬季約 3-6 個月能發酵完成。不過,實際狀況還是得依每次檢查而定。

包裝

10. 風味沒問題後,換到新的容器,放到冰箱冷凍保存

Photo by photo AC

為了保留此刻的風味,先將表面(約 1cm 深度)的味噌刮除,換到全新的乾淨容器後,務必封好保鮮膜再放到冰箱冷凍庫,之後煮飯時就可以隨時拿來用囉。

如果不知道怎麼保存味噌的話,可以參考這篇:味噌保存完整指南

想不到除了味噌湯還能做什麼料理?這 20 道味噌料理推薦給你!

手工製作味噌注意事項

在家製作手工味噌並非難事,材料單純且步驟簡單,不過若忽略這些要點,一不小心就會失敗。

  • 處理大豆時,務必「好好的煮、好好的壓碎、好好的冷卻」。

不只要煮熟,還要煮到軟爛才行;不只是壓爛,而是要壓成泥。

最後是,絕對不可以在尚未冷卻時就和其他材料混合,因為米麴不耐高溫,超過 45℃ 菌種就會死亡,導致後續發酵失敗。

  • 材料重量務必用秤子秤量,不要目測或憑感覺

味噌的材料單純,代表每個材料在風味上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。

米麴多一點,吃起來就會比較甜;鹽多一點,吃起來就會比較鹹,材料多寡會直接影響成品風味,請務必斤斤計較的秤量材料吧!

延伸閱讀:味噌種類|味噌種類差在哪裡?白味噌比較甜?赤味噌比較鹹?

  • 防止黴菌生長

防止黴菌生長是長期抗戰,雖然有點耗神,但卻是絕對不能忽略的重點。

黴菌生長→刮除→噴酒精,這三個動作直到味噌發酵完成前,一定、一定要記得重複執行。

如果不小心疏忽了,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囉。

結語

你習慣自己製作味噌,還是直接去超市買呢?

我的話因為住在潮濕的地區,實在沒有心力照顧,所以都是直接買現成的,不過若有機會的話,也想實際動手做做看!

你有親手做過味噌嗎?有的話不妨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吧!

你可能想了解更多關於味噌的知識:

訂閱
訂閱通知:
0 Comments
內聯反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