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 2025-10-23
寫這篇的途中,有位讀者問我推不推薦《藤本樹17-26》?
本來我回得正經八百,在一來一往後,我給出的結論是:「這部就是神經,還沒到病的程度。」
由 8 部短篇故事集結而成的《藤本樹17-26》,是《鏈鋸人》的作者「藤本樹」於 17 到 26 歲之間所創作的短篇集,且拆分為 Part1 和 Part2,期間限定兩週登上大銀幕。
為留住更多記憶與細節,我選擇連買兩場一口氣看完,大呼過癮,但也陷入陷入無法言喻的茫然。
經過一天的沉澱,我總算在毫無邏輯的感受中釐清了我對《藤本樹17-26》的想法──
這是一部荒誕、胡鬧,卻相當有說服力的作品。
※本篇內容有不影響觀賞體驗的劇透,請自行斟酌!
《藤本樹17-26》好看嗎?這是一部相當有說服力的作品

藤本樹的才華無須多言,網上不乏對他的花式吹捧,即便不深入了解也能切身體會到他的人氣,這點讓我在梳理《藤本樹17-26》的觀後感時,不禁擔心自己是否被輿論淺移默化。
廳院暗下燈光,《藤本樹17-26》第一部短篇「在庭院裡曾經有兩隻雞。」從小野賢章的獨白開始,隨後身穿日本學生制服的外星人們,理所當然地吃早餐、上學、上課。
接著,戴著公雞頭套的兩名人類居然用著毫無誠意的裝扮,假扮成雞,被不擅長分辨動物和人類的外星人圈養著。
這是沒有預設心理和前置資訊的好處,當銀幕上出現這一畫面時,我明確地感受到內心的某個東西爆炸了,而這份心情貫穿了這 8 部短篇故事。
明確的瘋狂和混亂,用來形容《藤本樹17-26》再貼切不過了,身為正在學習並持續創作的人,不只備受衝擊,也深刻的體會到「想像力的自由與能量」。
這 2 小時 24 分鐘裡,被世俗污染的成見、框架和預設立場,隨著每一次的喜歡、不喜歡和看不懂的片段逐一瓦解,大腦呼吸到創意的空氣,帶你看見何謂無邊無際的想像。
同時,你也能摸清楚他說故事的秩序和邏輯,不被粗魯的台詞掩蓋,更不被失速的劇情影響。
狂妄的想像力如血肉,嚴謹的故事力如骨架,在你還沒反應過來時已經牢牢地抓住你的目光,你甚至無法說得上喜不喜歡,反正他已經說服你了,讓你看完後下意識地說出:「還不錯。」
儘管你根本還搞不清楚故事在說什麼。
《藤本樹17-26》8 部短篇觀後感
這 8 部短篇分別都帶給我不一樣的心情,依個人喜好排序為:
- 「妹妹的姐姐」
- 「刺客」
- 「預言的那由多」&「人魚狂想曲」&「醒來變成女生的病」
- 「在庭院裡曾經有兩隻雞。」
- 「佐佐木同學阻止了子彈」
- 「戀愛是盲目的」
底下會依據播映順序,聊聊我的觀後感。
在庭院裡曾經有兩隻雞。

這部的衝擊在於設定本身,外星人穿著人類的衣服、住在人類的房子裡等等,在視覺上可說是讓人小小的倒抽一口氣,實在很想問問藤本樹你這是⋯⋯?
劇情中出現了兩個轉折,短暫、快速且完整地為故事添上出乎意料的色彩,雖然探討「人類吃動物的殘忍性」司空見慣,但考慮到這是藤本樹創作的原點,也就不是問題了。
戰鬥場面氣勢磅礡,攻擊的魄力和畫面的張力令人想吹聲口哨,怪獸大戰在大銀幕上永遠是贏家。
通篇看下來,故事本身趣味性十足,想像力飽滿,視覺上也彭湃有力,看得相當滿足!
佐佐木同學阻止了子彈

坦白說,觀影當下我完全沒有⋯⋯呃,應該說我完全無法投入到故事之中,正如作品名所寫「佐佐木同學阻止了子彈」,那顆子彈一直卡在我心上,不小心脫口而出的「蛤?」遲遲無法散去。
只不過,我想也是我的思考太沒有彈性的緣故,才讓這個不是問題的細節一直影響到我就是了。
即便如此,這部探討的話題我還是很喜歡:「人們習慣用常識去判斷,面對機率太小的可能性,會直接視為零。」
原話我忘記了,但這讓我聯想到經驗論,劇中把這件事放大並對比到佐佐木荒誕的想像,凸顯多數人被經驗與常識侷限,失去作夢和挑戰的能力。
這的確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,但老師的回應嬉鬧卻充滿智慧,挑起我的好感:「我也覺得佐佐木同學說的不可能,所以你去打破常識吧,去證明給我看。」
故事裡的無稽之談都不是重點,而是面對這些發生機率近乎於零的瘋狂,你是否有勇氣去挑戰、去證明?
我很討厭一成不變和規矩,所以這份推著人去試試看的討論,我很喜歡。
戀愛是盲目的

現在回想來看,我對這部沒有任何想法的原因,是我早就過了暗戀和告白的年紀了。
「戀愛是盲目的」用一句話說明就是:「喜歡得要命,想跟對方告白到不在乎全世界。」
多麼青春可愛?只是藤本樹又用荒誕的方式表達了。
他把戀愛的盲目放大到可以無視師長、壞人和外星人,展現出眼裡只有你的絕對專注力,而作畫也回應這份熱血,每一次回眸的殺氣都尖銳無比,再再凸顯了作品名所述。
我們謝謝他。
刺客

再來是「刺客」,開頭不到一分鐘,女主就讓我聯想到我英的渡我被身子,兩人的相似之處在於「對自我的堅持」,他們打從出生以來就不曾跟隨普世價值前行,行動準則僅憑個人喜好。
也就是「反社會型人格」,我向來十分喜歡這種類型的角色,無視框架的行為與思想總是迷人的。
在不被理解的環境下,女主長大後成為了殺手,與活了上千年的吸血鬼相遇,吸血鬼求死不成,一度感到絕望,最後卻被女主的不按牌理出牌擄獲,最終廝守永恆。
吸血鬼備受吸引的過程十分單純,或者該說純粹?被無聊折磨、被不死束縛,遇上女主怪異的人格魅力後,敞開的笑顏是如此可愛,為中規中矩的結局畫上趣味的一筆。
人魚狂想曲

喜歡這部的關鍵是音樂和作畫,貫穿全文的琴聲輕柔、優美,散發著淡淡的憂傷,是對母親的思念、對父親的不滿,還有對生活的發洩,再加上海面與海水的作畫實在太過美麗,剔透明亮的質感,讓人一秒感受到海水的乾淨與純粹,無非是視覺與聽覺饗宴。
相較之下,人類與人魚間的衝突被愛化解,這個走向太過理所當然,以至於故事稍顯遜色。
醒來變成女生的病

「性轉」明明不是罕見的元素,但當我看著大銀幕播著男主因為變成女生而嚎啕大哭的畫面時,卻備感衝擊,我想是因為藤本樹把性轉這件事描寫得相當認真的緣故。
認真地為變成女生煩惱,對女朋友感到抱歉,也對無法跟她做愛感到抱歉,這些心情堆疊之下讓性轉變得嚴肅,與性轉本質上荒謬,激盪出的衝突感更為顯著,產生濃濃的吸引力。
色調的運用更是從視覺上凸顯了衝突二字,一道俐落的線條畫在男主和女朋友身上,割出明與暗、喜與悲,還有心境轉折,從充滿張力與魅力的畫面中,直白地表現出故事意境,相當精采!
預言的那由多

畫面才剛移到小巷弄就讓我聯想到《鏈鋸人》了,同時也驚喜為何不是想到《咒術迴戰》懷玉•玉折篇?明明同樣都是在小巷弄,色調也灰得接近。
回到那由多上,這次藤本樹乾脆直接創作出不會講人話的角色,甚至還做著吃蛇、肢解牛、砍殺豬隻等等,劇中所說「沒有人心」的事情。
故事主要講述男主身為哥哥,努力工作、承擔家計,並一邊保護頭上長角,被輿論說是預言之子、應該殺死的妹妹那由多。
同樣的,故事本身沒有太驚豔,那由多的設定才是讓我喜歡的主因。
那由多不會講人話,並不是說著其他星球的語言,而是說著日文卻完全無法構成正常句子,這個纖細的選擇讓觀眾更接近那由多,卻也更無法理解那由多。
這份既親近又疏離的違和感,讓我的目光始終無法離開她。
妹妹的姊姊

這部是所有短篇故事中最平易近人的故事了,但不會讓人感到乏味無趣,反而因為張力十足的開頭、姐姐面對問題的思考,還有可愛柔和的畫風,短短幾十分鐘就讓你對這段故事和姊妹倆產生好感。
「裸體畫像」在美術生眼裡不過是人體和藝術,但這可不代表可以赤裸裸地放在門口展示。
我得承認,姊姊崩潰的反應實在很逗趣,沒有半點廢話地緊緊抓住我的注意力,要記住這可是第 8 部放映的故事,照理來說我的注意力早就不如剛開始了。
隨著故事推進,我們漸漸地看見姊姊跟妹妹之間的隔閡,卻不如常見的那麼針鋒相對或目中無人,而是隔著一道專門用來阻擋彼此間藝術才華差距的透明牆。
姊姊剛開始也選擇了逃避,畢竟被超越始終不是件開心的事情,更何況是一直跟在身後的妹妹,直到這幅裸體畫像被掛在大樓門口前,才讓姊姊決定用畫作向妹妹說出心裡話。
有點怪、有點可愛,甚至有點溫暖,就是我對「妹妹的姊姊」的感想。
《藤本樹17-26》展現真正的自由,激起創作慾的創作
《藤本樹17-26》能以期間限定兩週的形式登上戲院,實在是太好了。
8 部短篇動畫的動畫製作公司各不相同,分別邀請了 ZEXCS、Lapin Track、GRAPH77、100studio、Studio Kafka 和 P.A.WORKS 參與,七位導演長屋誠志郎、木村延景、武內宣之、安藤尚也、渡邊徹明、寺澤和晃和本間修,也各自詮釋了他們心中的藤本樹。
延伸閱讀:短篇集《藤本樹17-26》7大名導齊聚分享創作秘辛
藤本樹的創作原點,讓我更進一步看見藤本樹筆下的創作魅力,他一次又一次地展現自由二字,這在資訊爆炸的世界中,何其難得?令人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,也激起我繼續寫、繼續創作的念頭。

嗨,我是喜歡寫作的動漫迷,我叫清華 Seika🥀
花落時再見,
是一個透過文字、分享動漫的網站。
希望能為你的日常增添一點美好。
平時我都在 IG、FB、Threads 等地出沒,
有任何想法,歡迎直接跟我說。✨
如有合作需求,歡迎與我聯繫:
[email protected]
※ 本站圖片來源皆為作品官方、作者網站、社群、免費圖庫或自行拍攝,如有侵權懇請告知,將立即撤下
※ 文中翻譯如有任何錯誤或遺漏,懇請告知,將立即修正
※ 網站及社群平台的文章內容,皆由真人撰寫,非 AI 生成
※ 絕不寬待任何未經書面允許,擅自轉載、再製本站內容的行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