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 2024-06-01
《藍色時期》讓我想起過去沒有喜歡的事情,不敢踏出舒適圈,被社會價值觀的枷鎖緊緊纏繞,持續空轉消磨靈魂的日子。
生活的包袱像是肉眼無法看見的木屑刺在掌心裡,時不時隱隱作痛,但《藍色時期》如同鑷子般緩慢的將其拔除,過程中雖然會痛到流淚,卻異常痛快。
漫畫目前出到第12集,從第一集開始山口老師就不斷向讀者拋出問題,每個問題都值得細細品嘗與思考,之後會慢慢從中挑選想要深談的內容與大家分享。
如果還不認識《藍色時期》,建議可以先看這篇文章:《藍色時期》劇情角色作者&兩大看點介紹|山口飛翔,或是把漫畫補完!
(內文中自行拍攝的圖片點圖可放大)
內心空虛的現充「矢口八虎」
現充,意旨在現實生活中活過得充實的人。
主人公「矢口八虎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,明明是不良少年,但成績優異,待人處事圓滑,加上帥氣俊俏的外表,是個讓師長與同儕都喜歡的傢伙。
然而,現實生活中的充實,卻沒能填補內心的空虛。
熟知社會價值觀的運作方式
聰明伶俐的八虎,懂得如何與人愉快的相處,也知道優秀的成績會讓自己獲得讚賞,更明白有自信的人充滿魅力。
所以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,展現「大家喜歡」的模樣。
卻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
但八虎卻沒有認識過自己。那些努力,都只是為了迎合「大家的喜歡」,而不是「為了自己」。
跟著社會價值觀的標準隨波逐流,不思考、探索與挖掘,雖然可以獲得外界的讚賞與肯定,卻無法說服自己。
電視機裡熱血的足球賽,手中涼爽的薑汁汽水和震耳欲聾的歡呼聲,自己為什麼要為了他人的努力成果感動?這些「感動」究竟是誰的?
屬於自己的感動/喜歡/熱情,究竟是什麼?
「畫畫」不能當興趣就好嗎?
在八虎畫了家中窗外的風景後,向佐伯老師問了這個問題,後面還有一段是:「既然無法保證能養活自己,上美術大學到底有什麼好處?」
這個問題完全貼合現實面,世俗地讓人羞於談論夢想。
喜歡的事情當興趣就好,我認為是大人的想法哦
佐伯老師是這麼回答八虎的。說來有點好笑,明明不是孩子了,但我看到時還是忍不住鼻頭一酸。
在開始寫部落格前,我跟八虎一樣都用這句話來搪塞自己。
儘管年紀二十好幾,但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,既然如此,為什麼在面對喜歡的事情時,卻總是用著大人的想法?這不是怠惰、不是藉口的話,又是什麼?
無法努力的孩子,是因為沒有喜歡的事物
從八虎被森學姊的畫作震撼、感受到早晨的澀谷,並畫出房間窗外的風景,這一連串的過程,讓喜歡的事情逐漸成形,既興奮又恐懼。
這股陌生的心情,不知不覺間填補了內心的空洞,也讓八虎在「喜歡的事情」與「現實面」之間搖擺不定。
把喜歡的事情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上,不是很正常嗎?
不愧薑是老的辣,佐伯老師的回應既真誠又實際。
這麼簡單的道理,我們怎麼就忽略了呢?
給還沒出社會的你
才高二生的八虎,或是還沒出社會的你,沒道理不去追逐喜歡的事情吧?
金錢、地位、人脈,名譽等等,是你在為了喜歡的事情拼命時,自然會伴隨而來的附加價值,根本沒必要特地去追求。
這些都不是「還有這麼多選擇的你」該去煩惱的事情。
再者,無論是社經地位高,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工作,明明你都沒有「親身體會」過,怎麼能憑藉他人的言論去認定,這就是好的、合理的,穩定的呢?
給已經出社會的你
事實上我不應該用出社會與否作為界線,在這個網路發達,最好也最壞的時代裡,無論幾歲都擁有追夢的資格才是。
不過,正因為我自己是出社會後才開始做喜歡的事情,所以多少明白社會人士會產生哪些糾結與猶豫。
出社會三四年、剛退伍,或是快要30歲的你,想必都曾煩惱過「要不要創業?」、「要不要把興趣當成工作」等等之類的問題吧?
此刻的你與還沒出社會的人相比,少了很多的時間與體力,但相對的你多了金錢與策畫的能力。
存好一筆錢、做好一份計畫,按部就班地去執行。無論結果好壞,都會帶給你經驗與見識,都會比害怕改變、只敢抱怨的你強多了。
結論
八虎從原本按部就班地過活到拿起畫筆揮灑熱情,這段過程讓我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。
在旁人眼裡或許只是開始畫畫而已,但內心的糾結、搖擺與恐懼,沒有親身體會過是無法理解的。
人是會排斥「異類」,以及抗拒「改變」的生物,因此沒有足夠的勇氣與決心,是無法反其道而行的。
不過,一旦離開「正軌」後,就會看見過去無法比擬的風景。
這些想法不僅是我看《藍色時期》的感想,也是我的親身經歷。
我不會說離開正軌就是好的,但我很慶幸年初的自己有跳出舒適圈。
這項決定,讓原本對生命感到乏味的我死去,就像花朵凋零回歸土壤,於下一次的花季再次綻放般的重生了。
如果你也跟八虎、跟過去的我一樣感到空虛乏味,那麼請在允許範圍內去嘗試新事物吧。
千萬不要活成沒有任何愛好、興趣與熱情,活著跟死去沒有差別的人了。